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传承下庄精神 牢记历史使命 花岗岩型铀矿-广东翁源野外基地建设基本落成
来源:二九三大队|作者:陈渝罗 仇登登|浏览次数:|发布:2018-11-13 15:43:52

(文/陈渝罗 仇登登)花岗岩型铀矿—广东翁源野外基地(简称下庄野外科考基地)是2011年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命名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也是全国唯一一家铀矿野外科考基地,同时也是二九三大队的铀矿勘查基地。在大队领导的悉心指导和相关科室的积极配合下,下庄野外科考基地建设已基本完成,预计将在12月完成验收正式挂牌。

 

b8ec114fce12e9f0dbc4fdceca9ade5e.jpg
下庄野外科考基地航拍图(传媒公司提供)
根据《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命名和建设暂行办法》要求,基地自批准命名以来,大队每年都投入资金和人力用于野外基地的建设,地勘一院作为协助部门,一直积极努力的配合大队完成基地的各项建设工作。2017年11月,大队决定由地勘一院全面负责完成野外基地建设工作,通过全院职工近一年的努力以及大队相关科室的配合协助,目前已完成野外基地展示厅、放射性标本室、岩心库、野外基地办公室、野外典型地质现象观测等规划和建设;完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语、下庄精神标语、空调设备、影音播放设备、个人辐射剂量仪、节能照明设备、宣传栏等硬件设施的采购和安装;今年8月基地开通了网络设施,为实现科学观测数据的传输与共享打下了基础;11月初完成了基地的视频拍摄工作,更好的配合科考基地的宣传和介绍,目前正在进行后期制作。
44fae204ef1912d4cd1aa178ef5d8105.jpg 
下庄野外科考基地大门(传媒公司提供)
 f1f39a4b61161f5b1a6c5cc1b2f80d32.jpg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语(传媒公司提供)
 92932fee33deb201c9cc32b5162cd875.jpg
下庄精神标语(传媒公司提供)
 eada5066a9c1ee4bb16af129ddc13f28.jpg
视频拍摄现场 陈渝罗 摄
 1d4991c8bcc0c59ba89001c578ae414c.jpg
野外典型露头石刻碑 孙俊杰 摄
下庄野外科考基地展示厅是对基地外开放交流的一扇重要窗口,浓缩了科考基地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八个区:矿田勘查区、大队队史区、矿田模型区、综合成果区、野外观测区、矿床矿化类型区、科普教学区、运行管理区,各区采用图文展框和实物展柜相结合的形式,根据分区不同的特色进行展示。基地建设期间,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与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办公室副主任张辉旭多次莅临现场调研,并于今年6月底组织专家组到大队召开了国土资源部野外基地评估指标专家咨询会,会议指出将以下庄野外科考基地为模板,制定全国野外基地的验收标准。结合各级专家领导多次检查中提出的整改建议,地勘一院职工经过不懈努力,对下庄野外科考基地展示厅的规划和布局进行反复的研究,目前已全部完善建成。
7d3932dbd0ca04b62b0ed961691411db.jpg 
下庄野外科考基地展示厅门牌(传媒公司提供)
 
5f2818562814f820858d6bbf13675685.jpg 
放射性标本室(传媒公司提供)
下庄野外基地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与外界保持联系,为基地的对外开放服务和运行管理做好准备。找准战略定位,建成一个以花岗岩型铀矿找矿为核心,集野外观测、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于一体的“产学研、科技创新”基地。确立研究方向,以铀矿山天然放射性环境调查、监测、治理与研究,与铀成矿有关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研究,深部地质结构探测前沿技术和方法集成及成矿模式研究。注重科学研究,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山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建立良好长久的合作研究关系,形成“产学研、创新、教学”基地。打造人才团队,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打造一支以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野外实战能力强的科技创新团队。寻求协同创新,坚持与重点实验室的联合运行和合作发展,建立协同创新平台。
    下庄矿田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首批对外开放的万吨级花岗岩铀矿田,在这里先后创造了“三个全国第一”,在我国核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印记,为我国国防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庄野外科考基地建成以后,将继续秉承光荣传统,弘扬下庄精神,牢记核工业地质局放射性矿产战略性勘探和铀资源保障的崇高使命,为下庄铀矿科普教育基地的开放运行打好基础,继续为我国核地质事业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