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作为一名非地质专业的新兵,能在省府礼堂聆听全国地质系统先进事迹报告,激动的心情使我久久无法提笔写点东西。直到来二九三大队粤西南基地亲身体验地质人的工作之后……
粤西南罗定盆地深处,253国道向东南曲折延伸。十公里处,屹立着一座外墙黑白相间的大院。院子门口摆满了一箱箱从地壳深处取上来的岩心,外面是一片荒野树林,杂木丛生,荆棘满地。每天清晨,你总能见到一队身着橄榄绿军装的小伙子从这里出发,他们顶着稻草帽,腰间挎着一个“百宝袋”……
这里就是二九三大队地勘二院粤西南驻地,是我们即将开展工作学习的地方,更是我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初到这里,一切都是新鲜的,风带着香茅草的清新甜美,葱郁大地向远方绵延不断。然而印象最深的,却是几十张黝黑的、劳苦的、满是岁月磨痕的脸孔。这是一支老中青三代结合的技术队伍。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但怀里揣着同一个理想:为二九三争光,为祖国找矿。
七月酷热的暑气里,且不说毒辣的太阳,荒野山林里到处是野草,几乎没有路可以走。稠密的茅草高过人头,叶子锋利如刀,一不小心手脚就割出一道道血珠直冒的伤口。有时候,小蛇沿着常青藤缓慢爬行,然后在你不远的石块上晒太阳;黄蜂或毒虫也会时常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出没……但是,这些地质队员们没有一个叫苦叫累,他们忘我地投入工作,在植被茂密、群山连绵的工作区内,大家仔细观察地形变化,或用地质锤耐心地一层层刨开浮土,或蹲着跪着用放大镜看岩石露头,不把地质现象搞清楚决不罢休。年长一点的队员一般都走在前头,我常常看到他们用手在杂乱的岩块土壤中翻找捡练,一双手由于长期与岩石泥沙接触,皮肤粗糙,指甲缝里也满是黑褐的泥痕,实实地挤着手指上的肉。有时候查看的久一点,皮都磨破了,血就沿着边缘渗出来……我问队里的钟工:“环境这么艰苦,您这三十年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笑了笑,回答:“我热爱地质工作!”
在山涧休息的时候,大家就围成一圈,交流新发现的问题,聊聊信手剖面图的画法。有时也一起侃大山、拉家常。当看到夕阳下山、倦鸟归巢的时候,想起远方的父母妻儿,则默然不做声了。
再回头想想七月十六日,报告团成员讲述的一桩桩、一幕幕……他们讲述的,不就是我眼前所见所听到的吗?我即将工作的二九三大队的地质工作者们不也是这样,他们面对困难和危险不放弃不退缩,坚持找矿的使命,他们为矿而生、而喜、而忧,为事业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于是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我要把青春安放在二九三这片地质沃土上,继承大队的优良传统,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工作态度,虚心学习,努力工作,让自己的青春在扎根地质、奉献地质中闪烁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