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独望西江,忽闻水声山色竟来相娱,遂作数语,几仿圣贤,以记地勘二院。
天降王师气渐雄,远征粤西为澎荣。
锐气身周连碧环,不平南蛮终不返。
盘踞罗定建明日,纵横贵子伟亮天。
一朝身为文武将,誓洒无悔青春血。
自古忠良配福将,而今当立人杰时。
贵子弧上攻城陵,以待他朝明亮来。
犹如海燕击狂涛,横刀立马心意昭。
小林再见银梅日,常胜之师凯旋时。
举杯共庆相团聚,高歌炫舞至晓明。
试问颜红宾上客:“我有沉鱼落雁女。
许尔颖达伟佳男,应好否?”
答曰:“盼得心田云儿开,好景夙愿乐于怀”。
与天同喜共筑梦,来生还做广核人。
广核二九三地勘二院,多么熟悉的一个名字,又是多么平凡的一个基层单位。你熟悉它,或许因为它盘踞着粤西南广阔的疆土,气势磅礴,矿藏丰富。又或许它承载着二九三的未来与希望,努力拼搏,再创辉煌。但你可曾真正了解这支队伍?29个人——“多哉乎?不多也”!当你像查户口般细数着二院的每一名员工时?你会不会发出像孔乙己数完茴香豆时同样的感慨?
29个人,他们却奔赴于四五个矿点,泗轮贵子,分界信宜……纵使兵精将良,但攻守于广阔的“贵子弧”上,各项目部看起来却是形单影只,调遣时更是捉襟见肘。可身为二九三的文臣武将,肩负着不仅仅只是个人的未来,横刀立马,站在贵子孤城之上,誓洒热血,青春无悔,当做人杰。只等他日凯旋时,举杯同庆,共赏美好愿景。
可现实永远是残酷的。寒冬刚过,万物还沉睡在大地温暖的怀里时,他们却已悄然的奔赴各自的战场。千里踏勘,万里独行,走过落红满地的春天,捱过烈日炎炎的夏季……当西北风凛冽狂啸时,山间的羊肠小道上,却依旧还有他们的背影。或许,在时间的刻盘上,春夏秋冬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轮回而已,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但一年的光阴对于地勘二院的人而言,却是一段不能重来青春,一段难以忘怀的付出和给予。
年初,人员的调动总让人感觉二院缺了点什么。直到现在才反应过来,工作这么久,地勘二院却没有一张像样的全家福。分散的矿点,分散的人员,年底我们还没来得及一起坐谈丰收的成果时,有些人却已经离开了。谁知道,若干年后,谁还记得?谁又记得……
没有照片,我可以用眼睛一张一眨的拍下来存在脑海里;没有照片,我可以用文字一笔一划的写下来记在书本里。所以写下这首打油诗,仅仅想用文字记下地勘二院兄弟姐妹们那让人温暖的面容,不管似哭,似笑,似喜,似悲,只愿他们幸福美好。
(细心的读者们,请用你的智慧,用心的记下地勘二院每个人的名字吧。他们的名字都在诗中的“音字”里。29个人一一全数不放过,找找看。)
二院“将士”名单,在诗中依次为:王建雄 彭荣 周锐 周连 梁碧环 曹平南 陈建明 朱伟亮 詹卫文 陈春青 程忠良 孙佩福 陈立人 彭诚 王琳 区明亮 占海燕 刘立 马新义 张小琳 王健 张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