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泛黄的电视片段,成群结队的人儿背井离乡,穿过草林,越过山水,鞋儿穿出窟窿,衣衫履尘沾满,只为了朝同一个方向前进,这是二九三大队一次艰难而久远地执行任务。
寻找铀矿的过程如期遇上粮食困难时期,环境艰辛且不说,大队的人儿是“草铺横野六七里”“不脱蓑衣卧月明”,不畏虫蛇蝗咬,以天地为家,以责任傍身。天地何其大,漫山遍野的草、树林子都阻挡不了地质技术人员不断参与勘查工作,不断重复动作,为其缩小铀矿的靶区。在遭遇苏联专家的花岗岩寻铀质疑,我们的地质队员没有对此迟疑,而是敢于打破常规,坚持创新,不懈努力。是什么支撑着同志前行且不后退?一句“我是中国人,我是来找矿的”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其中关键所在。当然,信心是不断在实践中壮大的,没有脚踏实地,没有日日夜夜不辞辛苦,就没有这一份成果。于是,花岗岩中真的找到铀了!第一个花岗岩型大型铀矿床出现了!中国原子弹研制成果指日可待了!
“一个班干一个半班,互相帮助,你干完了,我干”“这个工作面到另一个工作面”,同志们你一语我一语,道不完的工作激情,在艰难的环境中,相互鼓励,即使有人昏倒了抬出坑道口拍醒了还是继续钻回坑道去工作,是什么在激励着不断奉献出自己的汗水和青春?那是国家的荣誉感!高于一切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领导着同志们勇往直前,使一切变得倍有意义。每个人都有一个强国家,那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在不断地奉献自己。“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二九三人更是独立更生不畏艰辛的寻找矿床,深探铀矿,自建简法炼铀厂,团结一致钻研工作,国家任务高于一切,原子弹事业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个人事务全都抛之脑后。由于长时间投身于挖铀以及炼铀中,很多同志吸入大量粉尘而患有职业病,为了祖国的核地质事业,他们不顾生命危险,只为早日听到那“一声巨响”,这就是二九三人的奉献精神。
现在时代变迁了,中国富强了,可是在祖国繁荣的今天,某些人的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老一辈留下的优良的传统精神在年轻一辈心中逐渐淡漠起来。对此,我们更多地是要对这些前辈表示崇高的敬意,更要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精神,为了壮国威壮军威不畏艰难,敢为人先,不断学习的创新精神。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在当今时代环境影响下,多少人不理解“吃苦”两个字的含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古人尚且能做到,我们年轻一代岂能不有所行为?顺应时代潮流,立足当下,我们要心中怀有中国梦,并要对国家跟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应当脚踏实地,放眼未来,刻苦学习,勇于钻研,奋发工作,挥洒汗水,把自己的爱国之情转化为动力,投身到本职工作中去,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浇灌爱国之情,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歌德说过“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不求大的目标,能尽到对自己国家的责任那就是自己的最大价值化了。
二九三大队的“中国核工业功勋地质队”“核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些奖项一幕幕飞过脑海。未来,我们前进的方向明确了,那便是要继承并创新二九三精神,在壮大核地质事业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年轻同志们,携起手来,让我们一起为此努力吧!